时间:2023-06-13 08:10:29 | 浏览:145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鲁峤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桂杰)“我的作品是通过顾红旗的视角走进西藏七十余年的峥嵘岁月,也希望通过这个作品向十八军将士致敬,向仍然驻守在边防的官兵致敬。”日前,著名作家石钟山长篇小说《我的喜马拉雅》进入《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最新公布的2月优秀畅销书排行榜文学榜榜单,他在接受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采访时说。
《我的喜马拉雅》艺术而真实地记录和表现了和平解放西藏的历史,作品紧紧围绕解放军某部前卫团团长顾红旗和政委杨明业两个家庭三代人的故事,塑造了以顾红旗、杨明业、冷妮、王秀丽、顾藏光、杨三康、杨戍边等为代表的三代军人形象,展现了发生在他们身上可歌可泣的非凡经历,用时间链条和三代军人的成长、奋斗轨迹,勾勒出了西藏七十余年的历史和发展轮廓。
“我觉得人物永远是要站在台前的。在任何宏大的历史环境下,人都是历史的主体,是由一批特殊的人创造了这段特殊的历史。”石钟山介绍,这部小说不同于以往常见描绘宏大叙事的作品,小说中用了大量的笔墨刻画人物关系,写了大量富有表现力的生动细节,试图让时代的特性完美融入每个人物,通过一段段动人的私人情感将宏大的历史事件娓娓道来。
主角顾红旗的形象之所以鲜明,得力于众多细节的烘托。他随时提在手中的马鞭,在全书中共出现了246次,它像是顾红旗情绪的晴雨表,喜怒哀乐都通过马鞭的挥舞得到抒发。
这根马鞭是顾红旗的教导员从延安带来的,教导员是顾红旗革命道路上的领路人,曾多次从枪林弹雨中把顾红旗背出来,也在他的成长中给予他思想的指引。教导员牺牲后,这根马鞭便留给了顾红旗。马鞭对顾红旗来说,像是一个革命的火种,在鞭起鞭落中传递的,是一代代共产党人对革命的信仰和对和平统一的希望。
在进藏的漫漫长途中,官兵们除了与分裂势力战斗,忍受物资供应匮乏和中断带来的难以想象的生活困难,还要面对极其恶劣的自然环境,很多人将生命永远地留在了进藏路上。除了战友、亲人之间的相互支撑陪伴,是信仰,让革命的火种和格桑花一样在4000米的雪域高原上绽放。
石钟山出身于军人家庭,在16岁时,石钟山就开始了自己的军旅生涯。他曾经在零下50度的艰苦条件下运送军用物资、在雪地上与狼群对峙、在茫茫草原上等待救援……无数的磨难与痛苦中的挣扎,最终都化成了坚定的斗志,浇铸在石钟山笔下的每一个人物里。从《激情燃烧的岁月》中的石光荣,到《军歌嘹亮》里的高大山,石钟山善于透过日常生活的精微刻画展现英雄丰富的内心世界。
对于这部作品的创作初衷,石钟山说,“这就是我作为一个军人向另一群军人致以深深的敬意,也是一个作家用笔表达我对那代军人奉献的真实感动。”
著名评论家张志强说:“《我的喜马拉雅》出乎意料地谱写出了一曲黄钟大吕,振聋发聩又催人泪下。史诗化的宏大书写与大国崛起、民族复兴的时代背景相贴合,是对一代中国军人解放西藏、驻守高原重大历史事件的追溯与复现。”
责任编辑:郭韶明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鲁峤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桂杰)“我的作品是通过顾红旗的视角走进西藏七十余年的峥嵘岁月,也希望通过这个作品向十八军将士致敬,向仍然驻守在边防的官兵致敬。”日前,著名作家石钟山长篇小说《我的喜马拉雅》进入《中国新闻出版广
终究还是军人——读石钟山长篇小说《五湖四海》作者:潘凯雄(中国出版集团原副总裁、文学评论家)知道石钟山大名,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他的短篇小说《兵舍三味》,而其名声大振则恐怕还要等到本世纪初他编剧的、且被无数电视台播出了无数轮的长篇电视连续
【书评】原标题:洒向人间皆是善——读石钟山的长篇小说《芳华颂》潘凯雄石钟山的这部长篇小说新作一如既往选择的是军事题材,除少数地方有些许抗美援朝战争场面的回溯之外,其余背景就是和平时期,而且还是以改革开放后的大时代为主干,主要人物自然也离不开
石钟山长篇小说《五湖四海》日前,著名军旅作家石钟山的长篇小说《五湖四海》(湖南文艺出版社2021年2月出版)日前出版。本书以刘天右参军、转业、创业的人生历程为主线,展现了近四十年来中国社会的变化和迁徙。期间他经历了部队大裁军、文艺团体改革、
5月27日下午,《白洋淀上》新书分享会在“领读·荐书·全民阅读”河北省第九届惠民阅读周暨2023惠民书市上举办。中国作家协会主席团委员、河北省作家协会主席关仁山,河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郭宝亮,中国现代文学馆特邀研究员金赫楠三位嘉宾围绕三卷本
◎路子(媒体人)◎以前读《三言二拍》,觉得人性其实亘古不变,几百年前的人和现代人不但面目差不多,精神内核也差不了太多。在《茶馆》或者《日出》里走动的各色人等,都是人性的基本盘。只需顺着基本盘去寻找演员,找那些转世投胎的主儿……戏剧作品就是定
石钟山位于今江西省九江市湖口县,正处在鄱阳湖与长江的交汇处。这样一座相对高度只有40米的小山,取什么名、有什么讲究,其实并不重要。但从苏轼的著名散文《石钟山记》之后,它的名称来历似乎就成了个大问题。石钟山苏轼说,石钟山得名是因为其音,山下多
相信去过石钟山的朋友都有过好奇,为什么不是铜钟或铁钟,世上哪有用石头做的钟,就是做好了也敲不响,不响也就不能叫钟。其实,古时候的人也和我们的想法一样。于是乎,一群闲的无聊文人雅士又或文人相轻,都陆续参与到石钟山之名由来辩论中。 首先挑起论
央广网北京5月28日消息 还记得《激情燃烧的岁月》《幸福像花儿一样》这些热播电视剧吗?它们的原著作者石钟山又推新作——反特谍战小说《问苍茫大地》。该书讲述了东北解放前夕,东北局社会部情报科长毕剑与代号为“老爷子”的国民党特务穷尽一生的“猫鼠
【 小说节选 】一篇小说串联起了三十年“中国百姓的生活史”:下乡插队,知青返城,恢复高考,国企改革,下岗分流,房子和房价,时代洪流下一个小人物的故事映射出中国巨大的社会变迁,作家笔触包罗万象,写尽万家灯火时,人间烟火气。陈建国的编年史石钟山
石钟山的作品一直都在关注大时代中小人物的命运,《问苍茫大地》描述了新中国对间谍的温情感化,跨出间谍既往的英雄叙事,还原他作为一个人的血肉和情感需求。成功创作了《激情燃烧的岁月》《幸福像花儿一样》等多部爆款的著名作家石钟山,是一代影视作品名家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3月21日讯(记者万建辉)记者从人民文学出版社获悉,该社近日推出著名作家、编剧石钟山的长篇小说《问苍茫大地》。3月20日下午,新书首发式以线上直播的形式举办,作者石钟山分享了这部新作的创作心得,并与著名文学评论家孟繁华、
我们日常审美的对象,多数是人自身以外的对象,比如文学艺术作品、自然景观等。如果以一个人的生命历程作为审美对象,结果会是怎样?在中外文学史上,这样的作品其实是非常多的,比如自传体作品就属于这一类。只是从内容上看,自传体作品往往写实的成分较多,
石钟山,男,1964年生,辽宁沈阳人。1981年入伍。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1985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长篇小说《白雪家园》《飞越盲区》等五部,中篇小说三十余部,短篇小说多篇。作品曾获《十月》《人民文学》《上海文学》等刊物奖。小说《国
著名作家、编剧石钟山的长篇小说《问苍茫大地》最近由人民文学出版社推出。3月20日下午,新书首发式以线上直播的形式举办。发布会上,作者石钟山分享了这部新作的创作心得,并与著名文学评论家孟繁华、曾主演《闯关东》《人世间》的国家一级演员萨日娜及鲁